查看: 260|回复: 0

大反转! 被冒名顶替上学后, 如今枪口调头批苟晶(2) | 泰国中文论坛 - 泰国华人论坛 - 泰国生活百事通

[复制链接]

1586

主题

3292

帖子

3824

积分

论坛版主

Rank: 25Rank: 25Rank: 25Rank: 25Rank: 25

威望
13
贡献
30
泰铢
14338
注册时间
2020-5-17
最后登录
2024-5-31
在线时间
375 小时
现居住地
泰国
发表于 2020-7-5 08:17:2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而苟晶面对的,就是这样一条她看不到,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也无法想象的暗链。她就这样被绊倒了,23年过去,到现在仍没有完全看明白,想清楚。

    所以她在调查结果公布当天的回应中说:“关于1998年的一系列问题,我还有不少疑惑。我稍稍梳理一下,会将这些点发出来,也期望相关部门在查处1997年问题的同时,辛苦把1998的问题再详实调查清楚。”
/ D; D/ K3 K4 V$ Q2 T6 K" Q& `& G" a+ k% q/ s
至此,虽然她仍有疑惑,但核心事实清楚了,被冒名顶替有了结论,一整个链条上相关的15个责任人也受到追究,迟到的正义总算来了,本该稍有宽慰。9 N3 I" H; u  v1 t9 W  @
( {/ u6 w' t" D$ J4 V; G; T, ]
不过,颇为令人诧异的是,舆论出现了一股明显的“反转”迹象。
# A  I2 T" C8 I' D9 q% I
& h7 p: \8 `; }7 F4 G% S' Z- O揪住苟晶先前陈述与调查事实之间存在出入的问题,微博评论对苟晶个人的质疑和谩骂,淹没了她的微博,其中看似最有力的指控,指向苟晶的“撒谎”问题。
9 e5 W! ~0 b- {% e/ \

    总结下来,批评大体集中在以下两种思路上:

    第一,苟晶就算不被冒名顶替,也上不了好大学,别人只不过利用了她放弃的名额,她居然跟受了多大的冤屈似的。
. [2 g  k) N5 S/ D8 Z5 d
' G6 O2 k( l7 \$ R1 R第二,苟晶模糊细节,夸大自己的成绩,如此,夸大了事情的严重性,消费了关注者的同情心,滥用了稀缺的公共资源。
1 V6 U5 E3 y; Y9 s; P/ t$ P( ^3 N. R, I, m& h0 m. s
这两种批评,可以理解,但不可接受。
; \* b2 s5 ]- N0 ]( i; C7 Z8 y0 a) H, p& ]( c' ]1 d9 G. ?. k- O
可以理解,是因为这种以结果推好坏的功利思路我们熟悉,在社会上也颇流行。在理解之后,在事实的层面上,依然有解释与争论的空间。5 R' v9 ~' m4 t

1 q6 L" x8 v3 k$ T2 L比如苟晶在7月1日发布的微博中披露,1997年高考后自己根本没有填报志愿,原因在于邱老师告诉她,如果想要复读,就不要填志愿了;如果填了志愿,被较差的学校录取了,档案就会被提走,无法再复读。
/ J$ A/ K- |5 m9 X

    按照这个意思,她的放弃填报志愿,也是在邱印林的策划之内的,或许,她本可以填报志愿,进入某一所学校。9 B, D3 u1 d6 y4 Q
; t1 e2 n0 o; G% p  {
至于成绩问题,财新的对苟晶事件的特稿中还花了一定篇幅于实验中学的退休领导,苟晶曾经的同学和老师,对于苟晶不错的成绩作出佐证。3 b4 H! C+ A5 P; D$ Y1 v

- I3 W  c- z8 H5 c但是,在这些方面作出过多解释,甚至去争辩苟晶的成绩好坏,实在离题太远。它们不管是否对苟晶有利,都不能改变苟晶受伤害被冒名顶替这个核心问题,前者顶多是自私,后者才是大恶。
4 G3 V5 R  i5 v$ @/ v  l+ O% X9 R: O# C. q5 V: i6 _
所以,它不可接受。) y& t+ Y' D$ F4 S3 B6 |' L+ `6 o
& b7 T" q' J- _2 `! N' `
现在谩骂苟晶,好比一个人被偷了,他向周围呼号,说自己被偷了,求助心切,他向周围喊自己被偷殴打,终于,他被人注意到了,小偷被抓了,后来查清楚,这个人只被偷,没被殴打。$ J. j6 S* V( T4 M+ P

" D7 [* @; E% g0 m7 t但他被偷的事因此改变了吗?没有。能因此去转而批评是被偷的人错了吗?显然也不能。# T4 ~6 o1 ~, y; A

& W6 M+ ]" C5 l& P5 P; {但凡能够换位思考,把自己带入受害者希望求救的处境,都不会轻易苛责于苟晶。不过,严以律人的,的确大有人在,甚至还有人要来追究苟晶的法律责任。

此时此刻,看不到系统性的恶,看不到处于系统性作恶之中个体的困境,却还在批评困境中人的受害不够完美的人,实在不能不叫人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他。

    第二个批评更值得一驳,称苟晶过度消耗了公共注意力和同情心,说它好比一个狼来了的故事,下次大家对类似社会事件将保持更谨慎的态度。
2 Z" K/ U* f  n
/ m, ?7 e- Z; K, M' t苟晶为什么要夸大自己的成绩?" F- X: K7 W' O( c. e

6 _# _" O) n4 j% G6 ]有些人认为她不是故意的,一则人都有美化自己的思维倾向,这么长时间过去了,苟晶的自我认可也许随着她被冒名顶替这件事的被知道而加强。财新的报道对于苟晶的成绩还不错给予了一些佐证,苟晶既然认为自己学习不错,看到第一年被顶替,认为分数被篡改的也是有可能的;二则她没有上帝视角,她对当年两次的高考成绩一直有疑问,直到调查组结论出来前夕还在做自己的推测和分析,所以是无意识地说错了,并非有意撒谎。5 d" y. \5 w4 Q- M/ w6 I. P
! M- r; [/ ~8 _2 j. j: m4 o' j
这些解释有道理,但即便她是故意的,也能理解。如果是自己,背负待解的问题又自觉希望渺茫,要获得大众关注,会不会像苟晶一样做?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。

  更该注意的反倒是,我们的社会有一个值得警惕的倾向,让受害者认为只有通过更激烈的方式和表达才能得到关注,才能获得一点希望。( Z. a2 k4 |$ M0 ]( i

: ]! D0 v- A& p! c舆论,本来并不是一条通常性的解决路径,要寄希望的是司法渠道,但既然现实往往已是如此,要依靠公共曝光才能解决一些问题,那只好来追问,是不是苟晶的夸大其词在削弱公共的力量?
" O3 E2 b) _* y) ~7 Z
$ B! X% }5 A4 ~4 |. V; X恐怕不见得。
* J. r4 w! y& i' \8 c
! H# O0 [! h' l5 _! U明星们每天霸着热搜,还要装模作样出来说一句“抱歉占用公共资源”,也没见公众的注意力被耗竭。比起苟晶消耗的那些同情心,得来的经验更宝贵,它反倒是一个机会,叫人认识到事情有其复杂性,人也非纯然的好或坏,肯定会有私心,也会掩饰弱点,表达过激。
' K% N8 |( {6 m4 E2 P( F. [' B3 V- `+ k  |3 T: L, |
所以在这种情况下,事实才显得尤为重要。; i3 \8 e9 R2 ?* m' g# \
. w* g  {! J# m: f; j* U
无论是出于记忆偏差还是自私故意,一个人的声音出现错误不值得奇怪,在健康的媒体环境中,一轮轮的事实调查与报道能够对事件作出纠正和完善,调查组调查还需要12天呢,事件的还原更是一步步来的,只依靠一纸结论,动辄把受害者捧得如天使或骂得如狗屎,实在是基本的承受力和判断力不足的表现。

    许多人要苟晶向陈春秀道歉,认为她抢走了陈春秀的风头。我不知苟晶对陈春秀何错之有,是她冒名顶替了陈,还是她阻拦了调查组的调查,要让她来道歉。但既然批评者认为陈春秀该被道歉,那么说明他们还知道被冒名顶替的不止一个,并且陈春秀被因此伤害了。

   
3 a2 Z! u5 ?6 a' u的确,冒名顶替不是个例,河南省沈丘县的王娜娜、聊城市冠县陈春秀、东昌府区王丽丽,以及近期披露的山东查出的242人,足见冒名顶替在九十年代多么常见,我的一位同事就亲身经历过被冒名顶替之事,好在当时被发现了,但不知道的是,还有多少是没有被发现的。
- E6 F) s, g/ W& H4 C9 _# X7 w8 O8 b8 J0 c$ x
正因为它是社会性问题,所以其解决和纠正才不那么容易。王丽丽2019年举报无路,总是等不到调查结果,几次三番被劝私了;陈春秀求助之路困难重重,到冠县教育和体育局想查询自己的高考信息,被告知需提供除身份证以外的身份证明,以证明“自己是自己”;苟晶在这时候站出来也是因为希望借着这股力量,解决积压多年的心结。

  这类案子有一个共同点,往往在地方县城里,利用熟人关系网来操作。在爹妈有关系的意义上,顶替者出身好,被顶替的,则往往不在体制内或权力系统中。残酷一点,在一个以出身决定后天机遇的结构中,有些人生而就不在公平的那一端,他们可能终其一生,所努力的只是不要叫自己无限沉沦。. j  q/ o6 _( N6 {3 f$ \/ W
' V' u! |- A) J! ]4 L
恢复高考前,国家是铁板一块的以出身论前途。当终于结构打破,高考恢复,个体的努力生长获得了突破限制的可能,但系统性的冒名顶替,无异于出身论的翻版,只不过转到了更隐蔽的地下方式,被顶替者一旦被选中,一样难以挣脱。! E+ m* ~6 ~6 R0 w" C

4 ~! J6 J* O  d  ]& I苟晶曾在面对媒体时说:“对1997,1998这两年所发生事情的串联、猜想,我越笃定,的确是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把我整个命运给扭转了。”

或许在一些人看来,即使没有冒名顶替,苟晶的命运也不会发生太大改变,但这种想法不仅是冷漠的,更是短视的,因为她揭开的盖子,挖出的暗链,将有助于更多的人不被它绊倒、埋没。. n3 [5 @( s7 L  x( C+ ]

) K( k, n) ~1 Y' [: W7 y抓住小的,忽略了深层的,自以为站在社会国家的角度俯看的人,往往忘了,自己既代表不了社会,也掌握不了无限的权力,原来只是一个和苟晶一样,随时可能会被冒名,被欺负,需要呼救的个人。! ?3 `3 J5 C- Z3 g* Y$ ?" Z

% \' V8 s& T" @9 d$ _5 W) n抽象的社会是不会受到伤害的,只有个体会。同样的,期待社会正义,是要通过每一个个体的被公平对待来实现的。如果我们对基本的是非失去判断力,对个体的遭遇随意漠视,我们所身处的社会,还能是可期待的吗?$ T% G3 P5 [" I3 L2 a

7 @& y0 u) g( t* B# R1 r我们此刻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苟晶,或许将决定我们将来被怎样对待。(待续): I$ h6 g0 L/ R! o4 U
( h# G8 X/ V$ `' ?" C# K" ~2 d

/ E' T/ H+ o) ^5 z' \$ l


) O* k/ o$ d! a
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,常想一二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加密...

泰国中文论坛提供的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果有侵犯您版权的文章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
严禁发表违反中泰法律的相关言论!     客服电话:085-3851999
Copyright © 2024 泰国中文论坛 All Rights Reserved.
今天是:| 本站已安全运行了:

Powered by THCNBBS.COM

手机版